2017年7月餐事辣评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
2017年7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营养计(2017—2030年)》(以下简称《营养计划》),《营养计划》分别明确了2020年和2030年的国民营养目标,并提出要推动营养立法和政策研究:开展营养相关立法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健全营养法规体系;研究制定临床营养管理、营养监测管理等规章制度,制定完善营养健康相关政策。
点评:营养是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民营养事关全民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百姓对健康需求日益提升,但对于我国目前13亿多人口和未来人口峰值可能达到14.5亿的国情来说,营养专业人才存在极度缺乏的问题。让《营养计划》的各项措施落在实处,营养专业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十年前,营养师证曾红极一时,短期培训“交钱拿证”的营养师广告比比皆是,但专业性可想而知。《营养计划》的提出,相信会推进我国营养专业人才的建设,作为一名餐饮从业者,对营养知识的普及也至关重要,营养知识是专业化、系统化的理论,要将知识的积累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把为顾客提供精美菜肴,保证菜品的营养安全变为每一位餐饮人的目标,有效推进《国民营养计划》。另外,好吃与营养也成为行业发展中需要向消费者深化解读的新内容。
加强食品安全谣言防控 严惩谣言制造传播者
7月26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中宣部、工信部、公安部、农业部、国家卫计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食品安全谣言防控和治理工作的通知》(食安办〔2017〕23号),文件要求主动公开政务信息,加强动态监测,及时组织辟谣,落实媒体抵制谣言的主体责任,严厉惩处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凡没有事实根据或者缺乏科学依据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均可判定为食品安全谣言。对于这类谣言,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及时识别、抓取和整理,采取截图、截屏、保存视频和链接地址等方式留存证据,对谣言制造者及时依法组织查处。
点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微博、微信在快速反应社会万象的同时,也成为谣言传播的主要载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一些人为了吸引眼球,增加流量,就利用人们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心理,不计后果的制造和传播各类食品安全谣言,进一步激化公众“舌尖上的焦虑”,使民众不知道什么样的食品才能放心食用,更重要的是直接给相关的食品行业和从业人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今十部门通知的出台,从谣言传播的各个节点明确了当事企业及各相关部门单位的防谣治谣责任,无疑会将食品谣言治理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当然,除了十部门以及通知中提到的相关企业、网站等,作为餐饮从业者,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除了自己擦亮眼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以外,更要支持、配合相关部门打击食品谣言,全社会共同发力,让谣言无所遁形。